首页 技术资讯 油墨工艺 正文
科学应对油墨故障巧妙提升印刷质量
时间:2013-05-02   来源: 包装前沿   阅读:6900次

投稿箱:

如果您有包装新产品、新材料或者包装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邮箱:3270059559@qq.com(期待您的邮件!)。

    1.焦作温县油墨厂陈先生问:当桶打开后,表印黄墨表面上呈现一层泡沫,产品还能否使用?
   答:不要担心泡沫,用稀料分别稀释50%、100%、150%、200%并搅拌后,观察看哪一种在加入稀料后没有了泡沫,一般加入100%没有了泡沫就可以让印刷厂家使用。否则,要适当加入消泡剂,如加入0.1%~0.5% 201型二甲基硅油即可。也可加入二价酸酯3%左右以吸收墨中水份而使其消泡。
    2.成都什邡油墨公司陈先生问:不久前有水型红墨两大桶约800多公斤,当分装时,其表面就像红猪血一样胶束,该如何补救?
    答:加入15%左右A8助剂,搅拌10min左右即可恢复油墨原来的性质。
    3.襄樊陈万成问:油酸酰胺在表印油墨中起什么作用?能否不用?
    答:油酸酰胺在表印油墨中起分散和防黏连及增光作用,而且也能使油墨的黏度下降。一般不用也可以。但油墨稳定性好黏度会升高。
    4.石家庄博思特张继兰问:地板革、人造革、矿泉水外包装的PVC收缩膜上的印刷油墨是一样的吗?
    答:基本上是一样的。但有一定的区别,如:地板革用油墨在印刷后通常需要涂布胶水经烘道烘干后再覆膜,还有类似于该材料的压延膜则是印后根本不需要上胶涂布,而是直接在一定温度条件下与PVC膜复合。
   5.印钞厂胡秀竹问:UV黑墨(黑粉18%、青莲2%、射光蓝浆2%)黑度达不到要求,我们曾加入蓝颜料后发现偏蓝,而加入红颜料后又偏红,这是怎么回事,该如何调节?
    答:可以在两种颜料之间找出适合版样的黑色相。如果墨的黑度仍达不到要求,可以采用加入偶联剂TM-27使其密度提高,也可加大着色料或选用高色素炭黑进行调整。
    6.郑州上官小红问:甲缩醛能用在印刷油墨上吗?
   答:笔者曾就这个问题回复过一些厂家,可以用。但因闪光问题在运输、贮存上存在很大危险,虽然成本低,而且能够溶于水,但挥发性太快,易造成环境污染。 
    7.南阳余德江问:4500、340、350等是什么材料?用在什么油墨上?
    答:你所问的4500、340、350是广东中山港雄公司对抗静电剂和分散剂自己所起(编)的名称符号。其用途主要应用在不含苯、酮的聚氨酯加氯醋树脂为连接料的印刷油墨体系里。
    8.江阴市华西村董鹤峰问:用里印油墨、彩墨都有附着性,为什么用白墨特别是用在PE膜上没有附着性(无论采用哪家生产钛白粉都不行)?
    答:简单地讲是配方设计问题。尽管全部改用日本三和的树脂,由于忽视了一个问题,白墨的着色料是钛白粉,几乎占油墨的三分之一。这往往会使形成的墨膜脆性过大、无法润湿而涂布成膜。建议加大软性树脂如MP-45的比例即可。
    9.深圳市顾康力黄总问:用于导电的油墨有韩国三星、昌星,美国爱奇森、日本、台湾、上海宝银厂家生产的产品,有的客户反映国产导电油墨的缺点是在质量上不稳定,我们准备生产导电油墨,应怎样避免产品质量不稳定?
    答:油墨不稳定的原因多与导电系数——电阻值Ω有关。这涉及到导电固体材料——如银含量多少的问题。现在一些厂家为了在销售中获取更大利润,往往在银粉价格上挑选价格低的,而低价银粉其银含量必然低,这样一定会出现导电系数的差异即导致质量的不稳定。另一方面,也有由于经销商从中作梗(即销售费用由每公斤从中提取5%到提取50%之多),把生产厂家的导电油墨利润空间挤小了而造成的。目前除上述所说的缺点外,国产导电油墨还需要解决的问题是:①减小比重;②使导电性均一;③降低成本;④改善外观。鉴于此,建议选用好的材料,并采用直接销售的方式来弥补上述的不足。
    10.厦门莫小姐问:怎样才能知道油墨的耐晒性,有什么最简单的方法?
    答:用一滴油墨刮样或打样完毕,待干燥后,放在晒版机上,将脉冲分别定到100、150、200、300、400、500、600等所需要的数字,然后打开光源进行曝晒,如果有样品,可同时进行检验测试。这种方式虽然要用晒版机,但来得快,实用。这比在自然阳光下晒一到两年来的简便快捷。
    11.沂水县扬先生问:除用氨水中和水性油墨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材料可以替代?
    答:很多。常见的有一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等。
    12.福州市方先生问:聚酰胺树脂能否生产耐蒸煮油墨?                
    答:聚酰胺树脂只要选择软化点高的,或加入辅助性树脂如硝化棉,完全可以用在耐蒸煮油墨方面。
    13.佛山市张斌问:在现有的树脂里,能否加入油墨如里印油墨,合并为单一的树脂?
    答:可以,完全可以采用混合成型,挤出反应成型等方法,制造单一树脂。


本文系包装前沿网(pack168.com)独家供稿,禁止转载、拷贝,违反者包装前沿网将追究其人和单位的法律责任。有疑问请致电020-85626447。 包装前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