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国际动态 正文
中美食品智慧谷中看深意: 中国食品行业的智慧升级
时间:2015-10-21   来源: 包装前沿   阅读:5117次

投稿箱:

如果您有包装新产品、新材料或者包装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会议合作、展会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3270059559@qq.com(期待您的邮件!)。

  随着悠扬的蒙古长调回响在美国西雅图市,中美两国农业食品行业合作的首个智慧集群——由伊利集团主导实施的中美食品智慧谷,在习近平主席访美期间成立。中美两国领导人的推动、全球顶尖高校、科研院所和机构的加盟、覆盖领域的全面与高端……这一切似乎都显示出,这不是一次普通的跨国合作,而是关乎中国农业食品发展方向甚至中国企业“走出去”方向的重大举措——中国农业食品行业将由此开始进一步智慧升级。

  智慧升级:中国产业升级的呼唤

  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腾飞,后工业化时代的优势将体现为智慧产业。9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西雅图出席中美企业家座谈会上强调,中国将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当前,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中国企业在新一轮全球发展中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是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新的产业链正在形成;二是经济形势日益复杂,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乏力,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保护主义继续升温;三是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中国这些年经济快速发展,一个原因是借助于进入世界贸易组织,加入到了全球产业链中,并占据了重要地位。但是,“中国制造”的地位并非是永久而不可动摇的,在新一轮产业链重组的过程中,“中国制造”将面临重大挑战。如何掌握核心技术,怎样推动中国品牌走向舞台中央,这是迈上新高度的中国企业遇到的新命题。

  在此局面下,中国企业必须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率先变“中国制造”为“中国智造”。中美食品智慧谷正是在食品领域率先实现中国企业引领全球产业链智慧升级的一次尝试。

  一盘棋:伊利用全球资源与智慧“织网”

  正如草原上的河流,或隐或显,伏脉千里,中美食品智慧谷的成立同样早有伏笔——2013年,伊利在新西兰投资,随后与意大利乳业巨头斯嘉达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在欧洲、大洋洲、美洲都开启了全球资源布局。2014年,伊利和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共建伊利欧洲研发中心,预示着已经着手把全球战略上升到创新研发层面;在新西兰建立全球最大的一体化乳业基地。在这些成功的国际化运营积累基础上,如今,伊利的全球战略再次来到了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也是全球智慧资源最丰富的美国。这一切都显示着,伊利在下一盘很大的棋,而主导实施中美食品智慧谷是局中筹划已久的关键一手。

  在2014年习近平主席访问欧洲四国时,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就表示,“我们的理念是用全球的优质资源更好地服务中国消费者,这些资源不仅包括物质资源,更包括智力资源,通过与全球顶尖机构开展创新合作,我们不断开发创新产品,再反向回流到中国市场。”在此次习近平主席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潘刚在中美企业家座谈会上再次阐述了这一重要理念。

  这次主导实施中美食品智慧谷,伊利聚集整合国际优质资源的集大成者,因为它超越了单纯的技术创新、研发创新,而是一个集合资源、技术、管理、人才的综合体,创造了一个全球化的新业态。

  首先,“智慧集群”,不只是字面上的升级,更是领域的拓展。中美食品智慧谷将在“营养健康、产品研发、食品安全、农业科技、畜牧兽医、生态环保、企业管理、人才培养”等多个领域展开全方位、立体式合作,成为一个智慧综合体。

  其次,这个项目由一个中国企业主导,集聚整合了众多全美顶尖的常青藤联盟名校、全球综合排名前十的大学及在农业、管理、生命科学等各个领域全球排名第一的高校、科研院所和机构,如宾夕法尼亚大学、康奈尔大学、耶鲁大学、多伦多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沃顿商学院、明尼苏达大学等。至此,全球农业科研领域排名前三的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和美国康奈尔大学已全部成为伊利的全球战略合作伙伴,汇聚到伊利全球创新合作体系中。

  在机制上,中美食品智慧谷创造性地采取平台共享、学科共融、产学互促等创新合作模式,以此取得具有突破性的成果。这还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机制灵活,中美乃至全球企业都可参与其中,这种开放性给智慧谷项目带来巨大的拓展空间和无限的活力。

  综上所述,中美食品智慧谷的成立,无疑意味着伊利在全球用资源和智慧编织的网络有了关键一环,伊利距离“成为全球最值得信赖的健康食品提供者”的愿景更近一步。

  一条路:“走出去”智慧升级的集群之路

  中美食品智慧谷之所以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巨大反响,因为它开辟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一条新路——智慧升级的集群之路。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企业“走出去”也走了三十年。从最早温州、义乌中小企业的“星火燎原”,到联想收购IBM的“借船出海”,到华为、中兴的“海外承包”,不同行业、企业根据自身特点探索出各有千秋的“走出去”模式。而如今,在新的国际形势和新的全球产业结构形成之际,中国企业“走出去”如何再探索新路?伊利主导实施的中美食品智慧谷给出了答案:用智慧集群的方式,走出去、再回来。

  就在中美食品智慧谷成立2个月之前,工信部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意见》,针对我国目前产业集群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及部分产业集群集聚度较低、创新能力弱等问题,意见提出,建设管理规范、产业集聚度高、创新能力强、信息化基础好、引导带动作用大的“智慧集群”,并总结推广“智慧集群”发展经验。

  中美食品智慧谷的特点和优势就在于“集群”。企业的全球发展是系统工程,需要整体推进。国外投资、运营,实际上是在建一个复杂的生产网络体系,这包含了四种网络——资源供应网络、人才培养网络、品牌建设网络,以及研发创新网络。只有这四个网络有效的结合,才能够形成一个真正的有企业竞争力的生产体系,企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布中才能占据更加有利的优势。而中美食品智慧谷的创建智慧集群的思路,就是通过一个综合体,集聚四种资源,成为四个网络的中枢神经。

  依靠这样的方式,中美食品智慧谷让“中国智造”掌握新的竞争力,稳稳在世界经济发展和创新的驱动中枢中占据一席之地。这也是为什么这个由中国企业伊利集团主导实施的,目前“集聚院校机构最多实力最强、涉及领域最广最前沿、模式最独创机制最灵活、影响最深远受益面最大”的高端、超前智慧集群,被称为“为中美创新合作形成新引擎、注入新动能、树立新典范”。

  中国贸促会姜增伟会长在中美食品智慧谷成立仪式上的致辞中评价道,中美食品智慧谷彰显了伊利集团的国际化战略和前瞻性视野。希望中美食品智慧谷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双方农业合作成果的“大粮仓”。

  无疑,中美食品智慧谷的建立,会将中国企业“全球化”带入了“集群发展”的新阶段,推动中国企业全球化的升级。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热线:020-85626447。
凡本网注明"来源:包装前沿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包装前沿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来源包装前沿网,http://www.pack168.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包装前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