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行业动态 正文
2025“双碳”目标关键年,印刷业如何逐绿向智
时间:2025-02-12   来源: 互联网   阅读:1073次

投稿箱:

如果您有包装新产品、新材料或者包装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会议合作、展会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3270059559@qq.com(期待您的邮件!)。

  近年来,我国印刷业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方向,锚定“双碳”目标进入高质量绿色发展的新时代,已初步形成厚植绿色底色、彰显创新优势的新质生产力格局。


  展望未来,随着全球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和消费者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印刷业将更加注重低碳发展,绿色低碳成为永恒主题,绿色印刷、创新升级、业态兼容将成为未来几年印刷业主要发展趋势。


  全过程管控环保印刷技术升级


  这些年,低污染、高效能、资源节约的环保印刷技术应用推广,成为推动印刷业绿色转型的有力武器。印刷业采用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原材料、工艺和设备,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的环保印刷技术,实现了印刷业生态化、低碳化发展,促进了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源头削减方面,印刷企业逐步推广使用更加环保的原材料和辅助材料。如使用水性油墨、无光致活性剂的UV油墨、植物基油墨、免酒精润版液、环保洗车水、植物淀粉喷粉、不含苯或二甲苯的环保胶黏剂,以及增加通过FSC(森林管理委员会)认证纸张的使用量、可回收纸张、再生纸张及生物降解材料等。基于水墨印刷工艺的VOCs(挥发性有机物)减排,年加热能耗可节省63.38万元,节能比例为62.4%。


  过程控制方面,数字印刷、柔性版印刷、无水胶印等新型印刷技术和水性版材、CTP(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紫外线固化版材、薄膜印版、镀铜印版已经广泛应用。同时,传统印刷企业也通过采用集中供气、集中供水和集中供墨系统减少固废产生。集中供水极大提升配水效率,同时稳定印刷用水质量,延长换水周期,使能源损耗减少60%;集中供墨节省油墨超10%。针对水墨印刷改造的烘干回收系统,余热回用率达85%以上,整体节能达60%以上。


  末端治理环节,印刷业重视废气、废水和危废三方面治理,如设置废水收集系统,采用深度生化、高级氧化、深度混凝、活性炭吸附、膜分离等组合技术,实现废水达标排放或回用。


  全链条贯通 构建智慧生态体系


  事实证明,我国印刷业绿色印刷标准、检测、认证体系逐渐建立,正向更加绿色、智能的方向发展。展望2025年,印刷业绿色低碳趋势将进一步深化。


  构建全过程、全方位印刷智慧生态体系。从绿色设计、源头减量着手,使用生物基胶印环保油墨、UV固化油墨,使用通过FSC或PEFC(森林认证体系认可计划)认证的纸张等;在生产环节,采用CTP技术、数字墨控驱动智能印刷等;在印后合规环节,通过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烧、UV光氧催化等离子组合工艺治理VOCs、科学处理“三废”。绿色标准、绿色评价应用,绿色供应链和产业链构建和管理,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建设成为发展要求。


  新材料、新工艺的研发与应用将加速。消费者对绿色环保和可持续性的要求、市场对环保印刷品的品质需求不断提高,促使印刷业不断研发和应用新材料、新工艺。如环保油墨可结合微胶囊技术或纳米技术,开发出具有独特纹理或图案的油墨,增强印刷品的安全性。


  更大范围、更大力度地采用环保印刷技术。如数字印刷、柔性版印刷、无水胶印、LDI(激光直接成像技术)等,推动印刷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印刷行业向更高质量、更绿色、更智能的方向发展。


  将环保印刷技术与质量管理紧密结合。借助互联网和先进技术提供印刷器材供应链解决方案,建立智慧印厂标准。针对UV油墨印刷,制定UV灯功率和照射时间控制标准;针对水性油墨印刷,制定水墨平衡度和黏度控制标准;应用在线图文检测和离线图文检测等。3D打印逐步普及,包装印刷、个性印刷、标签印刷、安全印刷等新兴融合印刷领域迅速发展。印刷智慧生态体系结合互联网服务和区块链金融资本市场升级,将提升印刷业全产业链价值。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热线:020-85626447。
凡本网注明"来源:包装前沿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包装前沿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来源包装前沿网,http://www.pack168.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包装前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