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包装前沿微信◆ 正文
1年内产销6万吨狂赚14亿!这家企业靠这2招做到了!
2018-11-15 【】 包装前沿 阅读:2789

      邝国照,祖籍江门开平,香港叶氏化工旗下叶氏油墨负责人,主理洋紫荆品牌在内地的业务,日常办公多驻洋紫荆油墨(中山)有限公司,来到中山发展事业已有20多年的时间,感叹中山早已成为他的“第二故乡”。

image.png

        和许多侨商不同,邝国照的起点是香港叶氏化工的一名普通员工,是在公司开拓内地业务的时候,看准商业前景,坚定选择“北上”。而后,当叶氏打入油墨新领地的时候,邝国照逐渐进入叶氏油墨核心团队,并最终在油墨行业大发展中,通过寻找到“环保”突破口,带领洋紫荆成为中国油墨行业销量第一的品牌。



抓住历史机遇,成就企业和个人新篇章



        洋紫荆属香港叶氏油墨公司旗下品牌,在大陆设有3个子公司,也即是3个生产工厂,分别为洋紫荆油墨(中山)有限公司、洋紫荆油墨(浙江)有限公司和洋紫荆油墨(河北)有限公司。其中,洋紫荆油墨(中山)有限公司成立的时间最早,在1998年;另外两家投产的时间则在2008年。


        截止到去年,洋紫荆在国内一年的产销达到6万多吨,位列各品牌之首,产值超过14亿元。在各大超市上架的货品中,有约三分之一的塑料包装用的是洋紫荆油墨。我们三家工厂共有员工约900人,其中中山厂最多,约400人,占地面积达到100亩,目前厂内生产设备已经实现了较高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邝总祖籍江门开平,来中山之前,只是香港叶氏化工的一名普通一线员工。叶氏化工现在已经颇具规模,但老板叶先生在上世纪70年代初刚创办“叶氏恒昌”时,只是一家经销店,主要销售各种溶剂,后来转向生产和销售齐头并进,并逐渐发展壮大,于1991年成功上市。彼时,内地改革开放的政策已经铺开,不少港商北上寻找商机,叶氏也是其中的一份子,于1992年在深圳、东莞、惠州和中山四地开厂。而那个时候,邝总进叶氏已经有5年多的时间了,所以便追随公司的步伐,经常从香港过来这4个城市出差。


        在公司过来珠三角开厂之后的几年,业务发展非常迅猛,但随着整体经济的发展和行业调整,在1997年之后,叶氏4个工厂开始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

        这个时候,叶氏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叶氏是不是应该开拓新的业务,积极进行转型,来融入经济发展大趋势中?

        叶氏留意到,有一个油墨客户的销售增长非常快。于是,在1998年注册了叶氏油墨,投产了洋紫荆油墨(中山)有限公司,生产洋紫荆品牌油墨。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邝总就正式在中山上班了,节假日两地走。


        一晃20年过去了,邝总回想当初做出这个决定,家人是反对的,因为毕竟已经结婚,当时的交通也没有这么便利,家人不想他这么辛苦,在家的时间又这么少。

        邝总表示:“如果没有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公司新开拓的油墨业务不会发展得这么快,我个人的职业之路也可能达不到今天的高度。而且如今的交通这么便利,往返两地都很方便。过来20年,我也已经完全适应中山的工作和生活节奏,说不定退休之后也会住在这边。”



“环保”成为发展突破口



        改革开放之初,深圳蛇口喊出的“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口号曾经响彻全中国。虽然当时广东人和香港人办事风格略有不同,前者比较曲折,后者更直接,但合作伙伴都很照顾,邝总感觉大家都是一派红红火火的创业场景,所以上手很快。


        在市场开拓阶段,邝总印象最深的还是最开始的“隔行如隔山”:原本以为吸纳了专业人才后,再加上在溶剂行业的积淀和供应商优势,应该在油墨行业不会遇到太大困难。

        谁知,进入的前两年时间,在油墨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上都举步维艰,一度让叶氏怀疑自己的转型。

        邝总回忆道:有一次,和一间日资企业谈合作,为了谈成,我们立下“投名状”,说一年可以销售6000吨,结果对方觉得我们在“吹牛”,更不给合作机会了。他可能完全想不到,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十年里,我们的年产量已是当年承诺的十倍,达到6万吨。所以说,如果不是在内地这个大市场,光在香港,恐怕很多企业都难以得到这样的发展速度。


        当年是如何找到突破口的呢?

        邝总认为2008年是关键的一年,在这一年,洋紫荆抓住环保机遇,开启了去苯油墨之路。

        在此之前,洋紫荆属于众多油墨企业中普通的一员,发展也是有赖于油墨行业的整体繁荣。后来,洋紫荆敏感地捕捉到“环保”开始成为人们和政府日益关心的一个话题,尤其对化工企业更是如此。于是,洋紫荆便开启了一个“去苯”项目

        要知道,在此之前,甲苯一直是油墨中的重要溶剂,性能好并且价格便宜,很多国家和地区也并没有禁止。而洋紫荆决定主动提高环保标准,通过溶剂比例的调整,将油墨中的甲苯彻底去除。虽然这样做会使得成本大概上升了3%~5%,但如果能够提高环保标准,并且得到消费者认可的话,是值得的。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去苯”项目在2008年成功完成,当年“无苯”产品上市,市场反响非常好。


        也是在这前后两年的时间,洋紫荆中山新工厂和浙江桐乡、河北沧州工厂陆续投产,整个油墨业务产品年销量增长幅度达到40%。到2010年,年销量已经达到了3万吨。



大势所趋下,产品创新与生产创新同步推进




        现在政府鼓励创新,这么多年来,在环保上的积累和突破是洋紫荆油墨最大的创新,另外还有一个创新就是智能化改造

        洋紫荆油墨刚创办的时候,邝总去欧美考察,发现人家已经实现了较高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而国内企业还有很大差距。到最近七八年来,洋紫荆油墨三个工厂的智能化程度已经非常高了,生产环节从投料、生产到包装都是全自动化,所以洋紫荆油墨的员工数量不多,这个是生产效率和生产品质的创新,也是当下“智能制造”大势所趋。


        现在中国从中央到地方,都致力推动进一步改革开放。邝总表示,洋紫荆油墨还是要主打“环保”牌,这也是油墨企业最核心的硬实力之一。

        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推进,以及洋紫荆油墨自身在研发上的投入,目前,洋紫荆油墨最新的技术储备就是水性油墨

        和国外市场相比,国内市场对油墨的要求更高,既要求色彩鲜艳,又要求色彩分区多,并且要精准。举例来说,洋紫荆油墨和康师傅合作,就会有一个康师傅专用红色。色彩鲜艳、稳定就会涉及到各种溶剂的性能问题,而更加环保的水性油墨,在性能上普遍比不上油性油墨,这就要求我们在研发水性油墨的时候,要去攻克这个难题。


        就目前的成绩来说,邝总表示:“洋紫荆已经初步完成了技术积累,也已经参与到了水性油墨国标的制订工作中去,算走在行业前列,但还不能说技术非常成熟,还需进一步提升。水性油墨可以算作我们洋紫荆目前的技术积累,以及对环保大势的一种积极响应。





【杜邦将在华东新建特种材料制造基地】



        杜邦近日宣布将在江苏张家港市新建制造基地,投资额为8000万美元。新基地主要用于生产工程塑料、润滑剂和胶粘剂等产品,服务于交通、电子、工业和消费品市场的客户。项目预计将在2020年落成投入运营,并在2023年完成扩建。

image.png




美女设计师造“中国芯” 


        沈阳鼓风机设计院副总设计师姜妍,带领其团队成功运行我国自主设计的第一台乙烯压缩机,打破了国外长达数十年的技术垄断。

image.png

        过去,因为我国在乙烯压缩机领域的技术缺失,只能从国外进行相关设备进行生产。但我国作为一个乙烯使用大国,每年消耗占据世界总消耗的40%,在这等核心设备上受制于人,无疑对于我国国计民生都极为不利。

        姜妍和相关工作人员的研发成果,最终突破国外垄断,成功为我国乙烯生产机器设备换上“中国芯”!我国不仅具备了自主研制乙烯压缩机的能力,还达到了140万吨的生产能力。




新物种ECO——可持续RFID标签技术


        近日,斯道拉恩索于推出了新款可持续的RFID(无线射频识别)标签技术——ECO™ by Stora Enso,旨在提升供应链、零售和电子商务应用中智能包装的功能性。该技术使基于纸张的RFID标签成为可能,为智能包装提供无塑料、可回收的解决方案。

image.png

        斯道拉恩索的ECO技术使RFID标签可以采用基于100%木纤维的纸来生产,与传统塑料标签相比,前者能够为注重可持续发展的B2B公司带来更低的碳足迹。



包装前沿网 包装前沿网

投稿及业务合作请联系

范女士 020-85626447/608 13609084976/13310896472

投稿邮箱:fanjunhong@126.com或ss899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