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约有11万家印刷企业,包装印刷企业约4万家,包装印刷产值占印刷行业总产值的30%,然而包装印刷行业的VOC排放量却达到印刷行业总排放量的80%左右。该现况已引起国家环保部门的高度关注,在相继出台的大气污染治理政策法规中,屡次将包装印刷列为重点治理行业。
从根本上来看,政策的制定是为了促进社会的更好发展,然而,作为将要“受制”凹印企业是否也已经做好了准备?
追溯污染源
凹版印刷的工序较少,但其中也存在着些许不符合绿色环保的原材料使用和工艺技术,其生产过程中常见的污染源主要有以下三类。
1.凹印制版
凹版制版包括腐蚀制版和雕刻制版两种方法。腐蚀制版采用的是化学溶剂和腐蚀处理技术,需要经过酸洗、镀铜、镀铬、三氯化铁腐蚀等过程,排放大量的化学物质。雕刻制版虽然减少了三氯化铁的腐蚀,但是在制版前的加工和后加工中仍然还要经过酸洗、镀铜、镀铬的步骤,同样产生了有害废液,对环境污染较大。
2.凹印油墨
凹版印刷中,VOC排放量最大的是凹印油墨。凹印油墨由固体树脂、挥发性溶剂、颜料、填充料和助剂组成,不含植物油,其干燥方式多为挥发型。按照印刷基材的不同,凹印油墨分为纸张凹印油墨、塑料凹印油墨、醇溶性凹印油墨等。纸张凹印油墨含有甲苯、二甲苯、汽油等溶剂,存在溶剂挥发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塑料凹印油墨含有聚酰胺树脂、二甲苯、异丙醇、氯化聚丙烯树脂、甲苯、乙酮、丁酮、醋酸乙酯等,此种油墨在印制过程中挥发出的氯氟烃会破坏臭氧层,而甲苯、二甲苯会对工人的健康和安全造成伤害。甲苯是慢干溶剂,极易残留在干燥油墨层中,对消费者构成直接威胁。
3.清洗剂
凹版印刷采用的清洗剂通常含有甲苯、二甲苯、乙酸丙酯、丁酯、氟氯烷等化学物质,具有强挥发性,会对环境造成较大污染。此外,氟氯烷可以破坏臭氧,同时对操作人员造成身体伤害。
困难犹存
虽然,目前国内已经有一大批凹印企业开始在VOC治理方面做出努力,然而,现实情况中依然存在的问题却不容我们忽视。
一些规模不大、生产方式较为单一的凹印企业,在面对即将出台的VOC排放控制法规时,面露难色,据大部门凹印企业反映,资金和技术依然是限制凹印企业大刀阔斧进行VOC治理的两大限制。另外,目前VOC治理技术的不成熟也令凹印企业困惑不止。在末端治理方面,凹印产生的混合溶剂回收处理难题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在源头控制方面,软包装凹印行业比较明确的发展之路是采用水性油墨或单一溶剂油墨,相对来讲,水性油墨的呼声更高,但事实上水性油墨的实施化之路要比单一溶剂油墨走得更长、更难。
曙光初现
尽管国家及地方政府在VOC治理方面的决心更大,但同时也给出一些政策上的支持和鼓励。比如环保部在出台国家包装印刷行业VOC排放标准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疏导措施,对于西部偏远地带,国家将加大清洁能源的引入,对于VOC排放行动比较积极的企业,国家也会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
近年来,从国内油墨供应商研发推广水性油墨的力度来看,水性油墨的一些技术难题正逐步破解。在水性油墨的研发上,国内不乏一些已经取得阶段性进展的油墨供应商,比如由山西精华科工贸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水性油墨,在结构和性能上都得到了优化,目前已开始在山西、台湾等凹印企业实现全面应用。
不仅如此,在凹印工序的末端治理方面,许多设备供应商也已经找到了新思路,如陕西北人印刷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深入欧洲包装企业进行考察学习,并与意大利一家非常著名的VOC治理装备公司达成合资协议,将引进先进活性炭颗粒吸附 纯氮气脱附技术,再通过深冷凝技术对混合溶剂进行回收,不仅有高达98%的吸附效率,而且整套系统运转起来非常安全、可靠,极大地避免了目前VOC治理过程中的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