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行业动态 正文
柔印是全球增长最快的传统印刷方式
时间:2015-09-07   来源: 包装前沿   阅读:4985次

投稿箱:

如果您有包装新产品、新材料或者包装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会议合作、展会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3270059559@qq.com(期待您的邮件!)。

  

柔性版印刷一直以印刷质量不高而被诟病。然而,市场启蒙者却认识到,柔印可以完成彻底的连线加工,承印材料非常广泛,质量也在持续的提升。这些因素带来废料产生最少的最佳性价比工艺。实际上,柔印是全球增长最快的传统印刷方式。

  既然包装是图文信息沟通业中关键的成长动力,且柔印是包装印刷的主要工艺,PRMIR最近委托LPC进行调研形成的报告《柔印标杆和全球市场趋势》,访问了包装业中的柔印以及非包装的应用领域,提供了关于全球柔印行业的广泛评估,并回答了这个传统印刷工艺如何在不断增长的数字化浪潮中满足了世界市场,以及世界上哪些地区可能提供未来成长的机会。

  根据PRMIR调研,包装占全球柔印总量的近92%,其余是非包装应用,比如安全印刷、药品和商用电子产品印刷。在未来的数年中,柔印会有4%-5% 的年增长率,主要来自发展中地区,特别是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

  LPC研究报告指出,柔印占据包装印刷业总产值4400亿美元中的60% ,即2600亿美元。在2009年柔印市场的应用市场份额分别为:1250亿美元瓦楞纸市场,810亿美元软包装市场,560亿美元标签与吊牌市场,以及12亿美元的折叠纸盒市场。

  不出意外,北美和西欧占据了主要最多的柔印装机量。然而,全球市场的增长机会来自于发展中国家,在那里柔印不是主要印刷工艺。在这些国家,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经济收入的增长,消费者在超市购买包装的食物逐渐多于在本地露天市场购买新鲜的食物。此趋势会提升包装的需要,许多情况下包装使柔印加工的。柔印的采用,有赖于培训的增加,耗材的提升,以及改变对柔印工艺的观念--主要来自于对质量的担心。

  一个令人激动的柔印领域是电子产品的印刷。报告显示,2008年,柔印电子产值仅有300万美元,到2020年将成长为890亿美元。即使其他印刷方式占据一部分电子产品的印刷,柔印在这个领域仍有很可观的成长机会。

  LPC调查了超过75个包装用户,了解他们的采购工作和他们对于柔印的倾向。不出意外,63% 的受访者认为,在一些特定加工中柔印有局限性。很多局限据称和印刷质量有关联,有些认为柔印的交货期更长,柔版印版的成本更大,还有相比其他印刷工艺柔印的被接受度问题。超过70% 的那些受访者指出,在未来的五年中其公司对柔印的使用会上升,柔印将替代一部分其他印刷方式。

  有趣的是,印刷买家期待在未来的五年里从本地区域之外购买柔印印刷品。事实上,70%包装印刷买家期待他们采购的材料来自于亚洲,60%的包装购买者期待采购来自于拉丁美洲。

  关于前文提到的对柔印质量的担心,在标签和吊牌印刷上大可不必,因为北美地区约92%的标签采用柔印,而在北美,标签柔印就是最高印刷质量等级的代名词。通过采用6-10色的窄幅和中幅柔印机,以175lpi印制的复杂图案,来满足高识别需要的消费者市场需要。调查还显示,全世界的柔印印刷厂都安装了数字印刷机,数字印刷对柔印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因为数字印刷系统提供了更快的运行速度,促进了工艺的选择,毫无疑问会在标签和吊牌柔印中得到部分市场份额。

  软包装是另一个质量要求高、成长高速的柔印应用市场,而凹印在软包装领域的应用逐步下降。该调研显示:没有一个子市场像软包装领域一样,对加工印刷产品有如此高的要求:软包装必须装饰、传递、包含、保鲜、保护和提供最适宜的功能。自然,结果如同在标签和吊牌业中一样,根据客户的要求,柔印印制的软包装色数提高,印刷线数趋向133lpi或者更高线数。这些质量的提升,连同印单越来越短和成本越来越低的要求,使得柔印依靠自身的优势接手凹印市场份额,而凹印曾经是软包装的主力工艺运用。从全球市场看来,柔印已经占据64%以上的软包装印刷份额。

  报告总结道:“随着柔印机、油墨、版材和印前技术的不断提升,柔印印刷质量和稳定性标准也在提高。印刷订单的长短和综合使用成本的双重优势,将柔印定位于在全球的每一个地区都会不断从凹印赢取份额的一个强势发展的印刷工艺。”

  柔印的成长,对每个印刷企业都意味着机遇和挑战并存。即使柔印目前不是你公司的重点产品加工工艺和服务,今后也将引起你的注意。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热线:020-85626447。
凡本网注明"来源:包装前沿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包装前沿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来源包装前沿网,http://www.pack168.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包装前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