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行业动态 正文
商品包装用法规约束“重椟轻珠” 多品牌被列黑名单
时间:2016-03-04   来源: 包装前沿   阅读:4392次

投稿箱:

如果您有包装新产品、新材料或者包装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会议合作、展会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3270059559@qq.com(期待您的邮件!)。

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日前公布的一项抽查结果显示,保健品包装抽样不合格率超过三成,存在较严重的过度包装现象,汤臣倍健、黄金搭档、脑白金等品牌在黑名单之列,其中一些品牌还是多次抽检不合格。

  从月饼礼盒到葡萄酒直至医疗药品,目前市场上商品过度包装问题已日益凸显。从回收端口来看,有调查显示,城市生活垃圾里有1/3是包装性垃圾,这些包装性垃圾中,一半以上是豪华包装。

  导致产品包装,特别是礼品包装难以“瘦身”的原因,除了商家迎合消费者推崇包装精美、高价格商品的面子心理外,更重要的原因是,现行的有关政策、标准不完善,相关限制制度难以落实,商品过度包装没有相应的事实细则规定和罚则,使得商品过度包装大行其道。导致的结果除了环境污染,更诱发了送礼之风,容易滋生贪污腐败。

  要打破我国商品过度包装管理的“盲区”,需要个人、社会、监管共同努力,多措并举,综合治理。首先,应加强相关法律建设,制定和完善各类商品的强制性包装标准,对商品包装进行规范,明确过度包装适用的惩处条例,实现让监管部门日常处理有法可依。

  其次,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鼓励企业进行包装材料和形式的研发和使用,从税收政策和产业准入政策上鼓励商品包装简单化。遵照“谁污染谁负责”的原则,让过度包装商品的企业承担相应的经济代价,倒逼商品从源头上减少过度包装。

  此外,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广泛宣传过度包装的危害性,倡导文明、环保的消费理念,增强消费者的节约意识,动员全社会自觉抵制过度包装和奢侈浪费之风。

  总之,政府应承担起商品过度包装的治理责任,引导企业和消费者摒弃“重椟轻珠”的错误认知,让商品包装回归理性。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热线:020-85626447。
凡本网注明"来源:包装前沿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包装前沿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来源包装前沿网,http://www.pack168.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包装前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