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包装前沿》编辑部
撰文:范军红
时下最火的话题无疑就是“经济内循环”了。今年5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引发了民众的广泛关注。其内涵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使产品的供求均衡通过国内市场来实现,同时,积极参与和利用国际产业链、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活动,有效促进这一供求均衡的实现。在这个过程中,国内消费、国内投资等内需变量发挥主导性作用,而进出口贸易、跨境资本流动等变量提供重要的支撑。
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国家更加强劲持续的发展,其典型模式是“消费拉动生产,生产创造收入,收入再度带动消费”。
经济内循环的战略之下,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产业链整合提升之路必然会加速。
那么这个战略的实施又会给我们的软包行业带来哪些挑战和机遇呢?
本期大家谈,笔者采访了四川塑料软包装专业协会会长、四川省新都永志印务有限公司代永志总经理,一起来听听他的见解。
第30谈:内循环给软包装行业带来的竞争和机遇
发言嘉宾:
四川塑料软包装专业协会会长
四川省新都永志印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代永志
企业经营状况
永志总体经营稳中有升,1~8月产值对比去年有26%的增长,并没有受到疫情和国际动荡局势的影响。之所以保持企业稳健发展,与我们深耕地域特点、精准定位产品方向有很大关系。
众所周知,四川当地的饮食特点就是以麻辣食品为主,永志的食品包装主要涵盖了四川调料、酱腌菜、泡菜、火锅底料、麻辣调味品等所有辣味包装,海底捞也是其合作多年的主要客户之一。
四川当地的软包企业今年发展平稳,1~8月软包行业平均生产总值约有百分之几的增长。3、4、5月订单特别多,6、7、8月订单则下滑明显,这是市场挤兑效应的反应,与疫情和春节放假在家,食品、日用品消耗大有关系。
内循环给软包装行业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内循环会带来机会,促进国家内部的消费发展,增加消费体量,但更多的是挑战,产能往国外释放碰到了困难,外单短时间井喷式转到国内,短期会加大国内的竞争格局,产生非理性的竞争,带来短期的挤兑效应。
1、软包企业目前面临的挑战
1)环保治理
环境治理的宏观表现是大气中的PM2. 5值明显改善,但大气中臭氧升高,改善不明显,对VOCs排放治理提出更严要求。列为重点污染行业之一的软包装企业更是治理重点,接下来的新一轮环保管控会更加严峻,VOCs治理只会更严,不会放松。
2)限塑令、禁塑令给软包企业带来的新考验
开发可回收循环利用的单一材料、可降解材料成为目前软包企业的关注重点。但是这类新材料技术成熟度不高,也没有行业标准,其印刷适性、热封性、阻隔性、耐跌破性等可否达到包装的功能性要求都是有待解决的难点。
3、软包企业的议价能力低
软包行业的上游材料企业和下游终端客户的升级换代工作都进展较快,上游材料供应商博弈能力明显提高,比如PA、PET材料,形成了行业联盟;下游客户产能聚集,话语权就更强了,夹在其中的软包企业在博弈中完全处于弱势群体,毫无议价能力。
造成目前这个局面也与软包企业没有突破性技术创新,只停留在简单的产能扩张,购买设备和应付环保治理上,盲目的跟风心理,缺乏精准产品定位有关,使其在产业链的博弈能力下降。
2、机遇
软包企业的配套产品都是日常刚需,国内消费要发展,必然会带动软包装需求的增长。
产业链整合会带来新的机会,比如资本进入软包行业,会对软包的整体发展带来新的改观。
软包企业如何应对
软包企业在过去的发展中,创新能力薄弱,在细分领域做专、做强的意识不够,有特色、体现产品差异性的企业不是很多。
我认为大家的积极态度应该是各家企业寻找自己的特色产品,做专、做精,另辟蹊径闯出自己的一片蓝海,改变同质化产品低价竞争,一味追求价格便宜,随着规模的扩大,对其未来的可持续性发展不利,做专、做精、做差异化,这才是软包企业的出路。
目前生存比较好的企业都是产品做得比较窄,在专业细分领域做出特色的企业,比如只专注于奶包、药包、卫包、调味品、特殊袋型包装。这是针对中小企业的建议。
至于那些行业巨头,如永新、安姆科,他们走的是另一条发展之路,因为有强大的资金实力和研发实力,他们的规划更长远,直接自己开发薄膜新材料,从源头牢牢把控自己的产品特色。
总而言之,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不要单纯追求产品多而全、大而广,术业有专攻!毕竟不同的产品领域,其设备、印刷工艺都会有差异,比如卫包产品,印刷、复合和制袋设备与食包企业是有差异的。
中国人口多,但大家都不喜欢抱团,喜欢自己奋斗,自己当老板,自己说了算,不像欧洲的企业,各自往规模化、个性化、差异化产品方向去做。
随着国家内循环经济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做个性化的产品包装也是软包企业的一个发展机会。在当前的局势下,建议软包企业要控制风险,强身健体,苦练内功,加强现金流管理。
软包下半年的发展
不会有大的起伏,和去年比会比较平稳,预感会比去年稍微差一点,主要是下游以及其他领域的很多中小制造业经营都比较困难,盈利能力较差,员工收入下降,这对消费会有影响,伴随国家内循环出台的拉动经济政策也不会一下子就促进经济的发展,会有一个周期才能显现,总体感觉应该是温和偏弱。
随着电商、按需印刷、网购直播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消费理念不断在改变,给包装赋予了新的功能要求:品牌体验、安全追踪及智能连接。因此软包企业需在包装的坚固性、持久性、设计人性化、客户体验升级、包装的互动沟通性和产品的安全追溯性方面下苦功。
同时,伴随人口老龄化和消费升级下的大消费领域,细分领域也越来越多,这些对于软包装都是机遇所在。
总而言之,软包企业只有不断增强产品开发创新能力、自动化生产能力、智能化管理运营能力以及与供应链体系的数据连接能力等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内功,才能灵活主动地应对未来市场的格局变化,占领先机。
借用著名财经记者吴晓波先生的一句话:“中国经济大概率不会翻车”,所以中国软包企业需乘风破浪!
《包装前沿》双月刊聚焦创新包装,包括包装新材料、新工艺、新袋型等,欢迎大家踊跃投稿,分享大家喜欢的前沿包装技术,也希望大家对软包行业的技术创新方向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