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定于7月16日在北京、上海、武汉三地同时举行开市启动仪式,随后开始第一批交易。
上午9点30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正式启动。9点30分,首笔全国碳交易已经撮合成功,价格为每吨52.78元,总共成交16万吨,交易额为790万元。
据悉,首批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的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超过了2162家,这些企业碳排放量超过40亿吨二氧化碳,意味着中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在7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政策例行吹风会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等介绍了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的有关情况。
赵英民谈到,全国碳市场对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的作用和意义非常重大,可促进高排放行业率先达峰,并为碳减排释放价格信号,通过激励机制将资金引导至减排潜力大的行业企业。通过构建全国碳市场抵消机制,还可促进增加林业碳汇,助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依托全国碳市场,也可为行业、区域绿色低碳发展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投融资渠道。
赵英民表示,生态环境部将持续完善配套制度体系,推动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在发电行业碳市场健康运行的基础上,逐步将市场覆盖范围扩大到更多的高排放行业,并根据需要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实现全国碳市场的平稳有效运行和健康持续发展。
“全国碳市场配额分配的方法是全国统一、公开透明的,目前配额采取的是以强度控制为基本思路的行业基准法,实行免费分配。在配额分配制度设计中,考虑一些企业承受能力和对碳市场的适应性,对企业的配额缺口量作了适当控制,需要通过购买配额来履约的企业还可通过抵消机制购买价格更低的自愿减排量,进一步降低履约成本。”赵英民强调。(来源:央视财经、中国化工报)